总论
我们可以将常见的卜筮术数按其信息输出的复杂程度,划分为三个基本维度层级。维度越高,模型所能提供的细节和动态推演能力就越强。
第一部分:术数模型的维度层级
一维架构:聚焦 “吉凶” 的判断
一维架构的术数模型,其核心功能是提供一个直接、的结论,通常围绕 “是 / 非”、“吉 / 凶”、“成 / 败” 展开。这类方法操作简便,结论明确,是术数体系中最基础的形态。
| 术数类别 | 判断依据 (吉凶) | 特点 |
|---|---|---|
| 抛硬币 | 正面为阳(吉),反面为阴(凶) | 最简单的二元随机模型 |
| 打圣杯(掷筊) | 阴、阳、圣杯三种组合 | 在二元基础上增加了 “神明不应” 的状态 |
| 文王课 / 经占 | 直接解读卦爻辞的吉凶论断 | 依赖于《易经》文本的直接启示 |
| 龟卜 | 兆纹呈现的吉凶征象 | 通过解读物理形态的征兆来判断 |
| 塔罗(单张牌) | 牌面的核心象义(正 / 逆位) | 单一符号的象征意义解读 |
| 占星骰子 | 行星、星座、宫位的组合象征 | 提供一个静态、概括性的征象提示 |
二维架构:引入 “空间” 的分类定位
二维架构在 “吉凶” 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 “空间” 维度。这里的 “空间” 是一个广义概念,指代人、事、物的分类、归属、领域或相互关系。它使得判断不再是单一的 “好坏”,而是能够定位到具体的人或事上,回答 “谁的吉凶” 或 “哪个领域的吉凶”。
- 吉凶维度:构成术数的判断体系。
- 空间维度:构成术数的取象定位体系。
| 术数类别 | 吉凶判断体系 | 空间定位体系 |
|---|---|---|
| 六爻 | 生克冲合 | 六亲系统 |
| 排盘小六壬 | 六宫吉凶征象 | 六亲系统 |
| 梅花易数 | 体用卦的五行生克 | 体用关系(主体与客体) |
| 金口诀 | 五行生克制化 | “人元、贵神、将神、地分” 四位一体的定位 |
| 塔罗(牌阵) | 牌面象义,元素生克 | 牌阵中的不同位置(如:过去、现在、未来) |
三维架构:融入 “时间” 的动态发展
三维架构是目前主流高阶术数的共同特征。它在 “吉凶” 和 “空间” 的基础上,引入了 “时间” 维度,用于描述事物从发端、发展到结局的完整过程。这使得模型不仅能进行静态的吉凶定位,更能实现动态的流程推演。
- 吉凶维度:判断体系
- 空间维度:取象定位体系
- 时间维度:发展过程体系
| 术数类别 | 吉凶判断体系 | 空间定位体系 | 时间发展体系 |
|---|---|---|---|
| 六爻 | 生克冲合,旺衰动静 | 六亲系统 | 特殊技法(如:拐角成线,应期判断) |
| 大六壬 | 生克冲合,神将吉凶征象 | 六亲系统,神将所主 | 三传(初传、中传、末传),天地盘运转 |
| 奇门遁甲 | 生克冲合,格局吉凶征象 | 六亲 / 十神,星神类象 | 翻宫法,八门转动 |
| 塔罗 | 牌面象义及元素互动 | 特定牌位(如代表环境、他人等) | 时间流牌阵(如:过去 - 现在 - 未来) |
| 卜卦占星 | 行星状态,相位吉凶关系 | 十二宫位(代表人生各领域) | 行星移动轨迹,推运技法(如法达、小限) |
| 地占 | 卦象的吉凶象征 | 十二宫 | 卦象生成过程 |
三维架构在命理学中的平行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卜筮,各类命理学体系也基本遵循三维架构,只是其 “时间” 维度表现为运势的推演。
| 命理类别 | 吉凶判断体系 | 空间定位体系 | 时间发展体系 |
|---|---|---|---|
| 西洋占星 | 相位关系,行星庙旺落陷 | 十二宫位 | 推运技法(如:次限、三限、法达、返照) |
| 紫微斗数 | 星曜庙旺,四化(禄权科忌) | 十二宫垣 | 大限、小限、流年、流月等推运体系 |
| 七政四余 | 神煞感应,五行生克 | 十二宫垣 | 各类推运技法 |
| 八字(子平术) | 日主旺衰,干支生克冲合刑害 | 四柱 | 大运、流年、流月 |
由于同一种术数流派众多,上面的分类只是选取一个术数的某个流派进行划分。高维度架构可以向下兼容。例如,大六壬的十二地支神将,单独取其一即可视为金口诀;西洋占星单独取其一个宫位,可视为占星骰子。当然,一二维的术数也可以通过增加符号和技法扩展到更高维度,如六爻和塔罗可以贯穿三种架构。
第二部分:理法
如果说维度层级是术数模型的外部框架,那么 “理法” 与 “象法” 则是其内在的运行机制和语言系统。任何一个成熟的术数模型,都可以被视为一个 “式盘”,并通过以下四个层次进行深度剖析。
一、理法体系:模型的逻辑骨架
“理法” 是术数的逻辑运算规则。我们可以用一个二维四象限的矩阵来分析其核心运作方式:
- 横向分析(静态):在某个特定时间切片上,分析系统内各元素的关系。
- 纵向分析(动态):追踪系统内元素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 宫内分析:聚焦于某个基本单元(如一个宫位、一个爻位)内部的元素构成。
- 宫间分析:分析不同基本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 分析维度 | 静态关系(横向分析) | 动态发展(纵向分析) |
|---|---|---|
| 宫内(单宫 / 单爻 / 单牌) | 1. 横断 - 宫内关系 (分析一个宫位内的元素构成) | 3. 纵断 - 单宫发展 (分析一个宫位自身随时间的变化) |
| 宫间(多宫 / 多爻 / 多牌) | 2. 横断 - 宫间关系 (分析宫位之间的生克、互动) | 4. 纵断 - 宫间发展 (分析宫位之间互动关系随时间的变化,几乎不用) |
二、术数模型理法应用举例
1. 排盘小六壬
小六壬模型高度聚焦和简化,是一个典型的结果导向型快速占卜工具。
- 【1】横断 - 宫内关系 (静态 - 宫内):最核心环节。集中解读用神宫(如 “大安”)、五行、六神等含义。
- 【2】横断 - 宫间关系 (分析宫位之间的生克、互动),解读宫之间的关系含义。
- 总结:理法高度集中于对最终结果的静态解读,实现了高效快捷。
2. 金口诀
金口诀以 “一课一断” 著称,追求效率和准确度。
- 【1】横断 - 宫内关系 (静态 - 宫内):分析四位(人元、神、将、方)的静态关系模型,通过分析这些元素内部的生克关系来得出结论。
- 总结:模型高度简化,聚焦于 【1】,通过元素之间的静态生克关系进行高效论断。
3. 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是一个优秀的静态、关联性分析工具。
- 【1】宫内分析:分析主卦、互卦、变卦中每个单卦(三爻卦)的五行和象意。
- 【2】宫间分析:此为梅花易数的核心。通过 “体用生克” 关系来论断吉凶成败,这是最纯粹的宫间关系分析。
- 总结:模型高度聚焦于 【1】和【2】,尤其是**【2】体用生克 **。
4. 泛塔罗纸牌占卜
塔罗牌在牌阵中体现出多层次的分析结构。
- 【1】宫内分析:解读牌阵中单个位置上单张牌的牌义。
- 【2】宫间分析:解读牌阵中不同卡牌之间的关系,如元素是否和谐、人物视线方向、故事的串联等。
- 【3】单宫发展:在 “时间流” 牌阵(如过去 - 现在 - 未来)中体现,顺序的解读本身就构成了对单一事件的动态追踪。
- 总结:主要运用 【1】、【2】、【3】,通过牌阵设计实现了对事件静态关联和动态发展的模拟。
5. 地占
地占的逻辑结构以静态关系为基础,通过卦象生成实现动态推演。
- 【1】横断 - 宫内关系 (静态 - 宫内):解读单个宫位内地占卦象的核心含义,是定性的基础。
- 【2】横断 - 宫间关系 (静态 - 宫间):核心判断。分析卦象移动(Passing)和相位关系(Aspect),判断关键事物间是否建立联系及事情的顺利与否。
- 【3】纵断 - 单宫发展 (动态 - 单宫):卦象生成过程本身就是动态发展。从母卦、女卦、侄卦,最终到裁判卦,模拟了事件从发端到最终裁决的完整演变。
- 总结:逻辑清晰,以静态宫位关系为基础,通过独特的卦象生成机制构建了从问题到裁决的动态发展过程。
6. 六爻
六爻以爻位间的生克定吉凶旺衰。
- 【1】宫内分析:分析单个爻位的构成,包括其地支、六亲、六神、动静状态。
- 【2】宫间分析:此为六爻核心。分析爻与爻之间、爻与日月之间的生克冲合关系,以定吉凶旺衰。
- 【3】单宫发展:在高级技法中应用,如分析 “动爻” 如何 “化” 出 “变爻”,代表了此爻位所代表事物的内在变化趋势。
- 总结:经典六爻以 【1】和【2】为基础,高级技法拓展至【3】。
7. 八字
八字通过原局和行运,实现静态格局分析和动态运程推演。
- 【1】宫内分析:分析单柱(年 / 月 / 日 / 时)的内部关系。
- 【2】宫间分析:论断四柱干支之间复杂的生克冲合刑害关系。
- 【3】单宫发展 & 【4】宫间发展:这是八字推运(大运、流年)的精髓,动态改变原局中某个字(【3】)或某对关系(【4】)的力量和性质。
- 总结:静态分析(原局)侧重 【1】、【2】,动态推运(行运)则全面应用**【3】、【4】**。
8. 西洋占星 & 卜卦占星
西洋占星是完备的命理模型,通过相位和推运模拟人生进程。
- 【1】宫内分析:分析单个宫位内的行星、星座、及其庙旺落陷状态。
- 【2】宫间分析:静态盘核心。分析不同行星之间的相位关系(和谐或紧张),以及宫主星所落的宫位(飞星)。
- 【3】&【4】:推运技法的体现。分析行星的状态(【3】)和行星间的相位关系(【4】)如何随时间演变。
- 总结:本命盘侧重 【1】、【2】,推运和则全面应用**【3】、【4】**。
9. 紫微斗数
紫微斗数通过星曜组合和四化飞星,实现细致的动态分析。
- 【1】宫内分析:分析单宫内的星曜组合、星曜亮度、以及宫干引发的 “自化”。
- 【2】宫间分析:核心技法。通过 “三方四正” 来综合判断;通过 “借对宫” 来补充宫内力量。
- 【3】&【4】:大限、流年推运和飞星四化是其动态分析的利器,能追踪某宫位对另一宫位产生的动态影响(【4】)。
- 总结:静态格局侧重 【1】、【2】,动态运程推演则深度应用**【3】、【4】**。
10. 七政四余
七政四余是完备的命理模型,兼顾先天格局与后天运程。
- 【1】横断 - 宫内关系 (静态 - 宫内):分析单个宫垣内的守护星曜、落入星曜及其庙旺落陷、神煞等基础状态。
- 【2】横断 - 宫间关系 (静态 - 宫间):本命盘核心。分析星曜间的角度关系和宫主星飞宫。
- 【3】纵断 - 单宫发展 (动态 - 单宫):推运核心。通过行限、流年等技法,动态激活某个单宫的状态。
- 【4】纵断 - 宫间发展 (动态 - 宫间):高级推运。行运星与本命星曜形成新的关系,动态地改变原有宫位之间的力量平衡。
- 总结:静态分析用于解读先天格局,动态分析用于推演后天运程,四个象限功能分明,构建了全面的人生模拟系统。
11. 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是古代 “三式” 之一,理法模型将空间关系与时间逻辑完美结合。
- 【1】横断 - 宫内关系 (静态 - 宫内):分析九宫格内部天干、地干、星、门、神的叠加,形成特定的格局,判断某个方位或人事物的当前状态。
- 【2】横断 - 宫间关系 (静态 - 宫间):运筹学核心。分析不同宫位之间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判断敌我态势,是制定 “趋吉避凶” 策略的基础。
- 【3】纵断 - 单宫发展 (动态 - 单宫):翻宫法和转宫法等高级技法,模拟时间推移后该宫位所代表人事物的状态变化。
- 【4】纵断 - 宫间发展 (动态 - 宫间):通过翻宫法,分析形成怎样的新生克关系。
- 总结:是一个时空一体、动静结合的完备模型。在静态层面是强大的空间关系分析工具,在动态层面是精密的战略过程模拟器。
12. 大六壬
大六壬以其精微的理法和无与伦比的动态分析能力著称,是 “过程推演” 的典范。
- 【1】横断 - 宫内关系 (静态 - 宫内):分析地支位上天盘、天将、六亲、神煞等信息的叠加。
- 【2】横断 - 宫间关系 (静态 - 宫间):事件的基本面。分析日辰关系和四课关系。
- 【3】纵断 - 单宫发展 (动态 - 单宫):灵魂所在 —— 三传(初、中、末传),清晰地模拟了单一事件从发端、发展到结局的完整时间链条。
- 【4】纵断 - 宫间发展 (动态 - 宫间):深度演绎。观察日干(人)与三传(事)在不同阶段关系的动态流变。
- 总结:以动态分析为核心的顶层模型,通过 “三传” 这一设计,将事件的动态发展和关系演变模拟得淋漓尽致。
第三部分: 象法
“象法” 是术数的符号和语言系统,它将 “理法” 的分析内容,转化为具体、可解读的意象。下面用语言学的概念来解构这个体系。
1. 核心要素(词汇)
- 主语 (Subject):核心分析对象,即 “谁” 或 “什么”。
- 在术数中:它代表了局中被观测、被分析、或被代入特定角色的核心符号。如奇门遁甲中的 “天盘干” 指代具体人事物,六爻中的 “世爻” 指代求测者,西洋占星中的 “宫位” 指代人生领域。
- 谓语 (Predicate):描述主语的状态、行为或关系。
- 在术数中:谓语是局中符号之间发生的 “作用” 或 “联系”,是术数的核心 “动词”。根据其作用范围和时间维度,可以分为三类:
- 横断 - 宫内谓语(宫内元素关系):描述主语本身的状态,或主语所在最小空间单元内部的符号互动。它侧重于当下、静态的描述。
- 例如: 奇门遁甲的 “十干克应”(天盘干与地盘干的组合),大六壬的 “天神与天将关系”,紫微斗数的 “宫内主星与辅星的组合”。
- 横断 - 宫间谓语(宫位互动关系):描述主语与其他主语(或主语所处的宫位与其他宫位)之间的跨空间互动和影响。它侧重于横向、并列、静态的联系。
- 例如: 六爻的 “爻与爻、爻与日月的生克冲合”,西洋占星的 “行星之间的相位关系”,紫微斗数的 “宫位三方四正的星曜组合”。
- 纵向发展谓语(时间流变):描述主语或局势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状态变迁或结果。它是动态、时间性的 “动词”。
- 例如: 大六壬的 “三传的递进关系”,八字的 “大运、流年的介入”。
- 横断 - 宫内谓语(宫内元素关系):描述主语本身的状态,或主语所在最小空间单元内部的符号互动。它侧重于当下、静态的描述。
- 在术数中:谓语是局中符号之间发生的 “作用” 或 “联系”,是术数的核心 “动词”。根据其作用范围和时间维度,可以分为三类:
2. 修饰要素(修饰语)
- 定语 (Attributive):修饰主语,限定其性质、身份或内在状态。
- 在术数中:它描述了主语与生俱来、不易改变、或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 “禀赋”。这些禀赋是谓语(作用)发生前的前提条件。
- 例如: 绝大多数术数中的 “月令旺相休囚”(符号受月令影响的强弱),“十二长生状态”,西洋占星的 “星座特性,庙旺落陷”(行星或宫位的先天性质)。
- 在术数中:它描述了主语与生俱来、不易改变、或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 “禀赋”。这些禀赋是谓语(作用)发生前的前提条件。
- 状语 (Adverbial):修饰谓语(动作 / 作用),说明其方式、程度、条件、目的等。
- 在术数中:它描述了谓语(作用或关系)发生时的 “情境” 或 “外在辅助信息”,这些信息能强化、弱化或具体化谓语的吉凶和性质。
- 例如: 奇门遁甲的 “九星,八神”(增强或改变克应的性质),六爻的 “六神”(为生克关系增添意象)。
- 在术数中:它描述了谓语(作用或关系)发生时的 “情境” 或 “外在辅助信息”,这些信息能强化、弱化或具体化谓语的吉凶和性质。
| 术数类别 | 主语 | 横断 - 宫内谓语 (宫内元素关系) | 横断 - 宫间谓语 (宫位互动关系) | 状语(修饰谓语) | 定语(修饰主语) | 纵向发展谓语 (时间流变) |
|---|---|---|---|---|---|---|
| 奇门遁甲 | 天盘干 | 十干克应,门迫、制、义、和 | 九宫的生克关系 | 门宫关系,九星,八神,地盘干 | 十二长生状态,月令旺相休囚,空亡 | 无 |
| 大六壬 | 天将 | 天神与天将关系,天将与地盘关系 | 遁干生克 | 天神(贵人、腾蛇等) | 十二长生状态,月令旺相休囚,空亡 | 三传的递进关系 |
| 小六壬 | 身宫 - 六亲 | 六宫本身吉凶(大安等),神与地支关系 | 五行生克(较少用) | 六神(青龙、白虎等) | 月令旺相休囚,空亡 | 无 |
| 六爻 | 世爻 - 六亲 | 动爻、变爻,爻上六神与地支关系 | 爻与爻、爻与日月的生克冲合 | 六神(吉神 / 凶神) | 月令旺相休囚,空亡,十二长生 | 应期判断,部分高级技法 |
| 西洋占星 | 宫位 | 宫内行星 | 飞星,行星之间的相位关系 | 星座特性,庙旺落陷,先天 / 后天吉凶 | 星座特性,庙旺落陷 | 推运技法(如行星过宫) |
| 塔罗 | 牌阵位置 | 牌面意象的独立解读 | 牌与牌之间的呼应,元素力量的流动 | 牌义本身 | 牌义,牌阵背景 | 时间流牌阵的顺序解读 |
| 八字 | 天干 | 单柱的干支关系 | 天干五合,地支冲合刑害 | 通过组合和旺衰体现 | 十二长生状态,月令旺相休囚 | 大运、流年的介入 |
| 紫微斗数 | 宫位 | 宫内主星与辅星的组合,四化入宫 | 宫位三方四正的星曜组合,对宫关系 | 星曜的庙旺利陷,四化能量 | (隐含在宫位和星曜中) | 大限、流年的星曜和四化飞转 |
| 七政四余 | 七政(日月五星) | 星宿(二十八宿)与星曜的坐宫关系 | 星曜之间的强弱合(曜度) 与会照关系 | **分野(十二宫)**的吉凶,庙旺弱陷 | 入垣、得地、失陷状态,日躔月孛 | 行限法(星曜移位) |
| 金口诀 | 将神(月将) | 生克关系 | 无 | 贵神(神将)的吉凶,人元(天干) | 月将的旺相休囚 | 无 |
| 梅花易数 | 体卦(主方 / 自身) | 体卦与变卦之间的生克比和关系 | 体卦与用卦(客方 / 事)之间的生克比和 | 互卦的辅助信息,卦象的辞意 | 旺相休囚 | 无 |
| 地占 | 十二宫位 | 宫内形象(十六卦象) | 形象之间的连接(伴随) 及宫位飞入,相位 | 路点 | 点数的奇偶,宫位的性质 | 无 |
注:神煞体系在各类术数中,可以灵活地作为 “谓语 “,“状语” 或 “定语” 使用,为判断提供额外的吉凶或性质佐证。
术数概论
一、六爻
核心概念:六爻(纳甲筮法)以《周易》卦象为基础,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克、六亲、六神等要素,通过摇卦得出的爻变来判断事物的发展和结果。
发展历史
| 时期 | 特点 | 代表人物 / 古籍 |
|---|---|---|
| 京房易学时期 | 形成纳甲和六亲(鬼、财、天地、福德、同气)系统,引入神煞(后被六神取代)和二十八宿。已成完整的理论预测体系。 | 京房、西汉《京氏易传》 |
| 五代十国 | 《火珠林》面世,提出“三枚钱筮”之法,形成六爻框架的雏形。 | 《火珠林》 |
| 元代 | “六神” 概念最早见于古籍,六神顺序在唐朝正式应用于术数。 | 《大易断例卜筮元龟》《周易尚占》 |
| 明清 | 六爻 “井喷期”。《黄金策》奠定占断基本原则。清朝《增删卜易》具有典型实战派风格,重地支生克合冲,少用六兽。 | 《黄金策》(托名刘基)、丁耀亢《增删卜易》、张星元《卜筮正宗》 |
历史上出现的主流派别
六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派别,其中增删卜易法(以《增删卜易》、《卜筮正宗》为代表)成为后世影响最大的实战派。京房建立的八宫卦概念,是判断卦爻六亲和区分亲宫与旁宫的基础。
当代流派
| 流派名称 | 核心特点 |
|---|---|
| 正宗派 | 以《卜筮正宗》和《增删卜易》为基础,侧重日月与爻、爻与爻之间的生克关系。 |
| 盲派 | 使用延伸爻和独立变爻(变爻可与卦中爻作用)。重视爻的生克关系层次,杨军等重视日建作用。 |
| 新派 | 首先定世爻的衰旺,再确定世爻的喜忌(太旺生凶克吉)。判断复杂,常需八字基础。 |
| 易隐派 | 主张一卦多断和算终身命运。重视变爻与主卦爻、静爻、动爻、变爻、虚化变爻之间的作用。 |
二、小六壬
核心概念:小六壬是一种简约速断的占卜法,以手指掐算十二地支宫位,通过时辰、方位或数字起课,以落宫断吉凶。
主要流派精简整理
小六壬体系从传统的简约占卜法,发展到融合了更多信息元素的复杂盘式。
| 流派类别 | 流派名称 | 核心结构与特点 | 演变关系 |
|---|---|---|---|
| I. 传统简约派 | 马前课 | 天、地、人三宫顺序,以落宫断吉凶,结构最简单。 | 所有小六壬的原型。 |
| 李淳风六壬时课 | 基础为三宫版,可断多种事态吉凶。 | 载于《玉匣记》。 | |
| II. 现代四宫拓展派 | 道家小六壬 | 三宫 + 时辰,变相为 “四宫”,注重象意和逻辑性。 | 邵一尘所传,加入了时辰元素。 |
| III. 复杂六宫系统派 | 江氏小六壬 | 采用六宫形式,加入了 十二地支、五星、六亲(六爻) 等元素。 | 现代信息量最大体系,是现代新派的基础。 |
| 四盘小六壬 | 将元素分为 天盘(五星)、地盘(六宫)、人盘(六亲)、神盘(六神) 四盘概念。 | 基于江氏小六壬改造。 |
三、梅花易数
核心概念:梅花易数以 “心易”为宗,通过时间、数字、汉字等起卦方式,以所得卦象的体用生克为核心,配合卦外之应(三要十应) 来判断吉凶。
流派与核心技法
梅花易数的分派体现了 “简易、变易、不易” 的三重易理。
| 流派名称 | 核心特征 | 理论根基 / 脉络 |
|---|---|---|
| 卦外派(三要十应派) | 依赖 **“三要”(眼观、耳闻、心思)和“十应”等外部征兆辅助断卦 **。 | 源自邵雍 “三要灵应” 思想。 |
| 卦内派(纯卦分析派) | 完全聚焦卦象本身,排除外部干扰,通过卦爻生克、旺衰推演吉凶。 | 继承汉易 “象数” 传统。 |
| 古法梅花(传统体用派) | 一事一卦,要求起卦时有 “兆应”,严格区分内卦(主体)与外卦(客体)。 | 承袭邵雍原始方法。 |
| 现代梅花(创新综合派) | 一卦多断,融合八字、六爻等逻辑,扩展解读维度(如读象法、四柱六亲定位)。 | 当代主流。 |
四、大六壬
核心概念:大六壬是 “三式” 之首,以日、月、辰三要素为基础,通过复杂的四课、三传、十二天将的排列,推演事物的吉凶成败。
发展历史与阶段特点
大六壬经历了从简朴到理气高峰,再到秘法横行,最终走向混乱与复苏的过程。
| 时期 | 特点 | 判断核心 | 核心古籍 / 人物 |
|---|---|---|---|
| 汉代 | 多以单宫论断,重视直用神和发用,以 “天本位”视角占断。不重视三传,三传仅作“解救之神”。 | 重视杂气和特殊课的应用,五行克应。 | 《黄帝金匮玉衡经》、郭璞、李淳风 |
| 宋元 (理气时期) | 理气发展到顶峰,象数理法并重。视角从 “天本位” 转为 “人本位”,注重**个人得失 **。极其重视四课三传。 | 理气归象思路,特殊技法发展。 | 《毕法赋》、楚衍、苗公达、阴山道人 |
| 明 (秘法时期) | 开始重理法而轻象,判断简略,出现 “花活”。六爻的六亲系统开始大范围使用。体系开始复杂、混乱。 | 涌现批托名秘法诀法,过度重视哲学圆满。 | 《六壬大全》《六壬指南》、刘日新、陈公 |
| 清 (混乱时期) | 多为抄古籍、瞎注解,死套格局,顺带穿别的术数。以 解读 “毕法赋” 为占断体系主干。 | 提倡 “套毕法条文”、“套课经格局”、“象法”。 | 《毕法赋笺》《大六壬寻源编》、张官德 |
| 民国 (复苏时期) | 入手思路逐渐回向明代路子。 | 八门学法减课经为主。 | 张霁帆、韦千里 |
当代流派
六壬当代流派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 流派分类 | 核心特点 | 代表 / 技法 |
|---|---|---|
| 传统体系沿革派 | 宋壬为古今技术高峰,注重象数精确;明壬理法斐然;清壬跌下神坛;民国六壬恢复。 | 宋壬(邵彦和)、明壬(陈公献)、古法六壬。 |
| 技法 / 融合体系派 | 将六壬与其他术数融合,强调特定技法。 | 壬遁之法(正统遁干占断)、金口诀法(继承宋壬精髓的所主思维,以单宫论断)、阴盘之法(六壬穿梅花易)。 |
| 现代研究流派 | 依据侧重点不同进行划分。 | 理气归象派(今主流,宋代六壬法)、壬遁结合派(融合 “遁甲”、“政余” 等)、月合直读派(最古老 “单宫占” 技术)。 |
五、奇门
核心概念:奇门遁甲(简称奇门)是 “三式” 之中的最高层次,以天干、八门、九星、八神等要素组合成局,以时空模型来预测事物发展和指导行动。
当代流派
| 流派 | 特点 | 优势 |
|---|---|---|
| 转盘奇门(阳盘奇门) | 最为古老正统,理法清晰,逻辑明确,注重格局,以局内各种加减法判断吉凶。 | 传承久远,古籍多,对应期和细节处理顶级。业内公认以拆补法起局为主。 |
| 道家阴盘奇门遁甲 | 近几十年流行,无古籍支撑。重意像,轻格局,以宫中符号直接解局(直读型),善长运筹之术。 | 易入门,直读性强,排盘解局方便快捷。 |
| 飞盘奇门 | 比较老的派系,分飞盘鸣法和飞盘括囊。特点是有一个六亲占法。 | 可快速出吉凶结果。 |
判断技法(核心思维)
奇门遁甲的判断技法分为横断(静态、定性)和纵断(动态、过程)。
横断(定位与定性)
- 传统四值 / 年命定位:
- 日干:问测人。
- 时干:事体(事情基本情况或概况)。
- 年干:长辈、领导、国家等。
- 年命:指定某人。
- 主客动静论(相对论 / 阴阳学说):
- 天盘为客(动),地盘为主(静)。
- 原则:有利我的宜动,不利我的宜静,“我” 的主客要分清。
- 特殊格局:伏吟局利主不利客,反吟局利客不利主。
- 符使论:
- 值符:董事长(画大方向);值使门:总经理(具体执行)。
- 三体关系:用神 > 值使门 > 值符(用神是我的代表,自身能力最重要)。
纵断(发展与过程)
- 事物的发展 (三传法):来源于大六壬的三传,初传(发端) → 中传(进行时) → 末传(结果)。流传版本不一。
- 事物的发展 (阴盘翻宫):通过用神宫天盘干、地盘丁、乙的下临之干丁来定位现在、过去、未来。
六、占星
核心概念:占星术旨在通过研究天体(行星、恒星、小行星)的相对位置和移动,来解释和预测人类事务和自然事件。
发展历史与流派
占星学经历了从古代的朴素认知,到希腊文明的体系化,再到中世纪的复兴,以及近代与现代心理学的融合。
| 时期 | 流派 / 概念 | 特点 | 代表人物 / 古籍 |
|---|---|---|---|
| 希腊文明时期 | 希腊占星 | 占星学迎来第一次爆发,有成体系的解盘方法。 | 托勒密《天文学大成》 |
|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 阿拉伯占星、中世纪占星(古典占星) | 希腊占星传入阿拉伯地区并发展,古典占星迎来第二次繁荣。 | 威廉・莉莉《基督占星》 |
| 近代 | 现代占星 | 加入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更偏向心灵、心理方向研究。 | - |
| 20 世纪及以后 | 心理占星 | 结合心理学,侧重于内心世界、潜能开发和人生意义的探索。 | 荣格(结合心理学研究) |
七政四余发展简史(中国星命术):
- 唐朝:果老星宗、琴堂五星术(提出 “星平合参”)。
- 清朝:《回回历》引入恒星黄道和整宫制,舒继英著作 《乾元秘旨》 成为现代七政四余主流。
七、塔罗
核心概念:塔罗牌是一套象征性图卡的集合,用于冥想、预测或心理分析,牌面图案和象征意义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宗教和神秘学元素。
现代三大底层体系
现代塔罗牌系统大多由以下三种底层体系演变而来,是理解不同牌组的关键。
| 体系名称 | 牌面特点 | 牌序差异 | 优缺点 / 侧重 |
|---|---|---|---|
| 莱德 - 伟特 - 史密斯塔罗牌(RWS / 韦特系) | 数字小牌革命性地绘制了完整的场景画面和元素符号,易懂。 | 8 号力量、11 号正义(与马赛系对调)。 | 优点:新手好入手、好解读。起源:金色黎明协会体系。 |
| 马赛塔罗牌(le Tarot de Marseille) | 数字小牌(56 张)无图案,以四种花色纯粹呈现数量。 | 8 号正义、11 号力量。 | 优点:更接近原始占卜含义,解读更纯粹,可配合生命灵数。 |
| 克劳利 - 哈里斯 - 透特塔罗牌(Thoth Tarot / 透特系) | 图像华丽、抽象且复杂,强调几何图形排列、重色彩,无人物角色。 | 8 号正义、11 号力量。部分大牌名称更改。 | 优点:偏向心灵层面,探索深层意识。缺点:神秘学知识含量极高,难度极高。 |
东西方术数的联系
虽然东方术数(如六壬、七政四余)和西方占星术在表现形式和推算方法上大相径庭,但它们都源于对天体运行和自然规律的观察,因此在底层的符号体系和能量对应上,存在着令人惊叹的共通性与联系。
一、五行合化与行星守护的底层对应
中国命理学中的十二地支合化与西方占星学中五大行星对十二星座的守护关系,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揭示了东西方在宇宙能量分类上的共识。
| 地支六合 | 合化五行 | 对应西方星座 | 对应守护行星 |
|---|---|---|---|
| 子丑合 | 土 | 摩羯座、水瓶座 | 土星(Saturn) |
| 寅亥合 | 木 | 双鱼座、射手座 | 木星(Jupiter) |
| 卯戌合 | 火 | 白羊座、天蝎座 | 火星(Mars) |
| 辰酉合 | 金 | 金牛座、天秤座 | 金星(Venus) |
| 巳申合 | 水 | 双子座、处女座 | 水星(Mercury) |
| 午未合 | 太阳、太阴(或火 / 土) | 狮子座、巨蟹座 | 太阳、月亮 |
这种对应关系并非巧合,它完全遵循了古代对太阳系五大行星(水、金、火、木、土)从内到外的能量划分,加上日月这两颗发光体,构成了古代术数的核心天体结构。
二、黄道宫位与六壬月将的衔接
中国预测术并非没有黄道度数的概念,而是将其融入到了自己的符号体系中,尤其是在大六壬中。六壬将黄道 360∘ 划分为十二地支宫,并将太阳所行之处称为月将。
- 六壬宫位划分:六壬把黄道 0∘∼30∘ 称为 戌宫,太阳行至此处的月将称为河魁。
- 六壬十二宫位与度数对应表:
| 黄道度数范围 | 对应地支宫位 | 月将名称 |
|---|---|---|
| 0∘∼30∘ | 戌宫 | 河魁 |
| 30∘∼60∘ | 酉宫 | 从魁 |
| 60∘∼90∘ | 申宫 | 传送 |
| 90∘∼120∘ | 未宫 | 小吉 |
| 120∘∼150∘ | 午宫 | 胜光 |
| 150∘∼180∘ | 巳宫 | 太乙 |
| 180∘∼210∘ | 辰宫 | 天罡 |
| 210∘∼240∘ | 卯宫 | 太冲 |
| 240∘∼270∘ | 寅宫 | 功曹 |
| 270∘∼300∘ | 丑宫 | 大吉 |
| 300∘∼330∘ | 子宫 | 神后 |
| 330∘∼360∘ | 亥宫 | 登明 |
三、三合局与四大元素星座的同源性
东方五行学说的三合局与西方占星学的四大元素星座,在能量的分类上形成了完美的交叉对应。
| 东方三合局(五行) | 对应西方四大元素 | 对应西方星座 |
|---|---|---|
| 申子辰三合水局 | 风相星座 | 双子、天秤、水瓶 |
| 寅午戌三合火局 | 火相星座 | 白羊、狮子、射手 |
| 巳酉丑三合金局 | 土象星座 | 金牛、处女、摩羯 |
| 亥卯未三合木局 | 水相星座 | 双鱼、巨蟹、天蝎 |
四、十二辟卦与十二星座的象征性一致
最深刻的联系体现在十二辟卦对十二星座 / 宫位内在性质的精妙解释。
1. 易经卦象的主客解读方法
易经的六爻构成一个主客双方的状态模型:
- 主方(自我):由一、二、三爻代表,分别象征行动、资质、态度。
- 客方(他者):由四、五、六爻代表,分别象征客行动、客资质、客态度。
- 爻位阴阳:阳(九) 代表丰盈、积极;阴(六) 代表缺乏、潜藏。
2. 辟卦对十二星座内涵的揭示
十二辟卦(十二消息卦)描述了从 剥卦(戌 / 白羊)逆时针到乾卦(巳 / 处女)阳气递增,再到坤卦(亥 / 双鱼) 阴气递增的宇宙循环。通过卦象的爻位阴阳分布,可以直接对应十二星座的本质特征。
| 辟卦名称(地支) | 卦象描述(主客关系) | 对应西方星座 | 星座 / 宫位内涵(卦象意象) |
|---|---|---|---|
| 山地剥(戌) | 主三阴,客二阴一阳。春回大地万物重启轮回之象。 | 白羊座 | 幼弱却创生(初始阳气)。 |
| 风地观(酉) | 主三阴,客一阴二阳。静赏世界大千之象。 | 金牛座 | 物质享受与眼(不动而盈且争)。 |
| 天地否(申) | 主三阴,客三阳。屈服而臣侍之象。 | 双子座 | 无自创见而接受传递外界消息(主方极弱,客方极强)。 |
| 天风姤(午) | 主一阴二阳,客三阳。敌国宣战后动员四方、人心激昂之象。 | 狮子座 | 激情澎湃且欲求表现。 |
| 天干(巳) | 主三阳,客三阳。斗剑崩刃之象。 | 处女座 | 硬技术或伤残(极阳的对抗)。 |
| 泽天夬(辰) | 主极强,客动盈而不争。公义律法惩戒悍罪之象。 | 天秤座 | 公礼义律。 |
| 地天泰(寅) | 主三阳,客三阴。一派龙傲天之象。 | 射手座 | 凭空大幸运之处。 |
| 雷天大壮(卯) | 主三阳,客一阳二阴。镇压之象。 | 天蝎座 | 兵争亡戾之所。 |
| 地雷复(子) | 主一阳二阴,客三阴。鼠王之象。 | 水瓶座 | 蚁群鼠群、共治王群。 |
| 地泽临(丑) | 主二阳一阴,客三阴。肩挑熊抱背抗之象。 | 摩羯座 | 阉割而承重(主行动、资质为阳,客方极弱)。 |
| 地坤(亥) | 主客皆极阴弱。鱼游静水之象。 | 双鱼座 | 博爱淡然两交欢 —— 主客皆忘。 |
| 天山遯(未) | 主二阴一阳,客极强。父权母子之象。 | 巨蟹座 | 母亲养育与庇护。 |
五、东、西方术数的本质区分:人事盘与天命盘
东方(六壬)和西方(古典占星)术数沿用了不同的参照盘,导致了其适用领域的根本差异。
| 盘式名称 | 视角基础 | 核心计量 | 起始宫位(ASC / 东升) | 四正点意涵 | 适用范围侧重 |
|---|---|---|---|---|---|
| 天命盘 | 客观视角 | 年(季候变化) | 白羊座(春分) | MC 摩羯、IC 巨蟹、DES 天秤 | 天事、大格局 |
| 人事盘 | 主观视角 | 天(太阳轨迹) | 天蝎座(卯时东升) | MC 狮子、IC 水瓶、DES 金牛 | 人事、个体欲求 |
人事盘的宫位系统体现了 “帝出乎震” 的太阳一日轨迹:
- 卯时(震 / 东方):太阳东升,对应天蝎座(ASC)。
- 午时(离 / 南方):太阳至高,对应狮子座(MC)。
- 酉时(兑 / 西方):太阳西没,对应金牛座(DES)。
- 子时(坎 / 北方):太阳达天底,对应水瓶座(IC)。
核心观念区分:
- 人事盘强调 “事皆出于我,皆维系于我”,以 “我” 为地盘中心,IC 位多代表 “客体小 a”(如我的女人),更适合**人命 **。
- 天命盘强调天事、大他者(如 MC/IC 为大他者),更适合天命。
六、神煞与虚拟点的共用
七政四余(中国星命术)作为中西合璧的产物,直接沿用了西方和印度占星的虚拟点:
- 罗睺(Rahu)、计都(Ketu):即西方占星中的月亮之北交点(Moon’s North Node)和月亮之南交点(Moon’s South Node)。
- 水孛、紫气:可能对应西占中的暗月(Lilith)和白月(Selen)。
这种共用进一步证明了东西方术数对天体核心符号的把握有着深刻的共性。六壬中的十二神将,如贵人(丑主)、天后(子主)、白虎(申主)等,也具有与占星中的星体、宫位相似的象征意涵,但作用于人事盘的逻辑下。
参考文献
- 《周易》
- 《易传》
- 《焦氏易林》 焦延寿
- 《周易本义》 朱熹
- 《六壬心镜》 徐道符
- 《邵彦和断案》 邵彦和
- 《玉藻金英》 刘日新
- 《壬归》 郭子晟
- 《玉成歌》 邵公
- 《六壬大全》 郭载騋
- 《管络神书》
- 《毕法赋》 凌福之
- 《六十四课经》
- 《一字诀玉连环》 徐次宾
- 《指归灵文论》 苗公达
- 《大六壬集应铃》
- 《黄帝龙首经》
- 《黄帝金匮玉衡经》
- 《黄帝授三子元女经》
- 《轩辕肘后经》
- 《寻源编》 周彲纂辑、肖岱宗整理
- 《景祐六壬神定经》 杨维德
- 《六壬占私记》
- 《曾门(残本)》
- 《五行大义》
- 《御定六壬直指》
- 《六壬口鉴(断案祖本)》
- 《大六壬指南》 陈公献
- 《开云观月歌》
- 《大六壬全书》
- 《壬窍》
- 《千里秘笈》 韦千里
- 《壬学琐记》 程书勋
- 《大六壬神课金口诀》 孙膑
- 《梅花易数》 邵雍
- 《增删卜易》 李文辉(野鹤老人)
- 《卜筮正宗》 王洪绪(王维德)
- 《渊海子平》 徐大升
- 《三命通会》 万民英
- 《滴天髓》 京图 任铁樵注
- 《子平真诠》 沈孝瞻
- 《神峰通考》 张楠
- 《穷通宝鉴》 余春台
- 《命理约言》 陈素庵
- 《千里命稿》 韦千里
- 《命理探原》 袁树珊
- 《星平会海》
- 《兰台妙选》 西窗老人
- 《黄金策》 刘伯温
- 《易隐》 程良玉
- 《火珠林》
- 《高岛易断》 [日]高岛吞象
- 《紫微斗数全书》 陈抟
- 《星学大成》 万民英
- 《果老星宗》 张果老
- 《遁甲神书》 陶仲文
- 《奇门一得》 甘霖
- 《金函奇门遁甲秘笈全书》 诸葛亮(托名)
- 《御定奇门宝鉴》 康熙内府
- 《遁甲演义》 程道生
- 《奇门旨归》 朱浩文
- 《秘诀时奇》
- 《奇门遁甲金镜宝鉴》 刘伯温(托名)
- 《步天歌》 丹元子
- 《星海词林》 赵君卿
- 《乙巳占》 李淳风
- 《开元占经》 瞿昙悉达
- 《天文大象赋》 李博
- 《塔罗牌经典手册》 亚瑟·爱德华·伟特
- 《图解塔罗金钥》 A. E. 伟特
- 《塔罗入门》 琼·邦宁
- 《托特塔罗学习手册》 迈克尔·奥西里斯·史纳芬
- 《塔罗占卜全书》 鲁道夫、Amanda
- 《塔罗牌阵全书》 芭芭拉·摩尔
- 《雷诺曼卡占卜圣经》 芮娜·乔治
- 《雷诺曼卡宝典》 蔡桑妮
- 《卜卦全占星》 希斯莉
- Tetrabiblos Claudius Ptolemy
- Christian Astrology William Lilly
- The Horary Textbook John Frawley
- Learning the Tarot Joan Bunning
- 《占星四书》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
- 《占星诗集》 西顿·都勒斯
- 《占星选集》 维替斯·瓦伦斯
- 《天文书/论本命》 古多·波那提
- 《萨尔占星全集》 萨尔·宾·毕雪
- 《智慧的开端》 亚伯拉罕·伊本·伊兹拉
- 《基督教占星学》 威廉·里利
- 《占星与人格心理学》 戴恩·鲁伊尔
- 《当代占星研究》 苏·汤普金
- 《内在的天空》 史蒂芬·阿若优
- 《变幻的天空》 史蒂芬·阿若优
- 《占星相位研究》 苏·汤普金
- 《天步真原》 穆尼阁 原著,薛凤祚 译
- 《明译天文书》 阔识牙尔 原著,马沙亦黑等 译
